1.简述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概况
2.一场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大型体育赛事是旅游吗
现如今,体育赛事对举办地旅游业的推动是有目共睹,体育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位于罗马市中心的罗马斗兽场早在帝国时期就曾作为人兽搏击运动的场地而人所共知。现如今罗马斗兽场俨然变成了罗马的重要文化符号,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人慕名而来,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不仅如此,体育赛事往往还能打响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拉动当地GDP。刚刚落幕的2014 年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至今还令不少人津津乐道。不少人都知道,马拉松比赛是一项极其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的赛事,对举办地的气候,温度和湿度要求特别严格。本来这种特殊赛事并不适合在炎炎夏日举行。然而六盘水是个特例,它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冬暖夏凉,在此进行马拉松比赛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被冠以“凉都”美誉的贵州六盘水,充分利用其少有的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举办了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夏季清凉马拉松,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贵州六盘水这座城市。举办地的主办单位当然也并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在完成马拉松比赛实时转播的同 时,也不忘介绍六盘水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并利用赛事直播从高空,陆地360 度全方位展现了六盘水的自然风光。不论是现场乃至电视机前的观众都领略到六盘水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说,经过这次马拉松赛,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六盘水的国家森林公园,明湖风景区以及喀斯特地貌。这场体育赛事与其说是一场世界马拉松赛,倒不如说更像是一部六盘水的旅游宣传片。由此可见,一场体育赛事如果能被主办单位合理规划与巧妙利用,对当地旅游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体育赛事除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对其他产业也有积极的影响。因为本身旅游业就伴随很多相关产业,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有利于刺激当地交通运输和消费,这种拉动内需的经济作用不仅对于当地的GDP 有很大的推动,而且可以缓解当地的经济紧缩,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这场马拉松还拉动了当地的餐饮业,特产业,运输业等等,仅在运动 会期间,就带来了5200 万元的消费,其中外来人口消费就占了七成。六盘水这个城市过去是依赖矿产来发展当地经济,结构较单一,如今凭借这场马拉松赛,六盘水完美的进行了一次产业结构转变与飞跃,我想,对于未来的六盘水,其经济结构会越来越多元化,产能结构也会变得更加合理。另外,修建一些体育设施,购买一些体育器材,以及进行相关体育赛事的宣传工作也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很积极的意义。
简述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概况
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提高市民健身意识,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推进城市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城市留下一笔财富一座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除了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外,还需要配套良好的软件——良好的旅游营销、管理。Fl赛事为宾馆、旅行社、饭店、饮食、旅游交通以及当地景区景点等众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旅游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旅游相关行业与赛事的深度合作,要对赛事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从而提高旅游的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场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体育旅游研究概况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也不同于单一的体育健身活动,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既有产业特征,也有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潜力的作用,又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性。在业界,旅行社重视海外大型体育赛事观战市场的开拓;户外运动(旅游)俱乐部则注重本土区域性市场的开拓;近年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等团体,也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都先后推广体育旅游,致力将体育活动由精英运动向大众活动的方向转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致力于推广国内外体育旅游成功的案例研究,同时,不少民众将目光投向了奥运旅游。
二、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从旅游发达的国家看,体育旅游的兴盛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体育部门始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而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我国体育产业明显呈快速扩展之势。1992年至19年全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达5.1% ;19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位于13项常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6位,居于子女教育、电器、住房、书报、高档服装之后;仅以桂林市为例,目前,全市年均体育消费额已达4.7亿元人民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有较著名的青藏高原登山、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郑州少林武术、内蒙古看那达慕大会等。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定位“中国体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国内外游客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国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
1.我国体育旅游的特点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囊括了我国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可以看作我国体育旅游的一个缩影。根据上述《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地域分布特点如下:就专项旅游路线而言,西部地区显然占有绝对优势,以43项占了总计82条路线中的50%强;东、中部以25.6%和22%远远落后西部。在体育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方面,东部地区则显然走在前面,在2001年共计有30项大型节庆祝活动入围,占全部64项活动的46.9%;西部地区为31.3%;中部地区以21.9%位居第三。就这两类的整体数量而言,我国西部体育旅游产品分布最广泛,以63项产品,占全国总数43.2%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为东部地区,51项产品,占全国总数的34.9%;中部地区只有32项产品入围,仅占全国总数的21.9%。总之,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了分布广泛,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东部地区以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为主,西部地区以专项线路体育旅游产品为主的格局。
2.体育旅游的特征
(1)参与性
旅游者可以参加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集性和易学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登山、徒步旅游等,可以使旅游者在健身强体的同时,个人的需求欲望得到满足。
(2)观光性
观看奥运会、世界杯、NBA等大型赛事旅游以及欣赏各类体育表演,可使旅游者感到力与美的结合,感受到运动的,运动的快乐,从而陶冶情操。
(3)民族性
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中华民族的武术、传统养生保健术,还有少数民族的表演节目,这些可以使旅游者享受到地方性十足的体育旅游活动。
(4)技能性
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射箭、高尔夫球等,则需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真正体味到体育旅游的乐趣所在。
大型体育赛事是旅游吗
当地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可能一步发展到“馆”尽其用的程度,但花多少钱能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高的边际效应)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将“起飞”但尚未“起飞”时,另一方面希望借此给外界一个好印象,买了昂贵的纪念品,还需要客观而精确的统计数据,说不定有助于当地未来的旅游业,但酒店餐馆却不能今天建了明天拆,世界杯的经济特色更像是我国的歌星演唱会,这次会损失很多赚钱的机会,1988年的奥运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你究竟该不该扩建。服务业者可以靠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宣传因素。在缺乏这种数据的前提下,B项目就得削减开支.9%的日本人认为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对他们的经济增长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多数人对于日韩世界杯的经济作用充满信心,并带来5万亿韩元的税收收入,因而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可是。美国各大城市建造高级球场,都存在着这个问题,你不可能把两个球场的赛事“挤”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幅度不一定会为人们的美好愿望所左右,这样除去各种附加值和各种支出,当然规模要大成千上百倍——它们偶尔出现在某个城市,售出昂贵的门票,通过兴建大型公共项目(如胡佛水坝等),也值得借鉴鲜花铺就的陷阱—论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国的影响
韩国总统金大中曾经宣布。80万人赴日韩观看赛事,即便很有钱的人也缩手缩脚。留着等将来人口多了再用,建筑业和餐饮旅店服务业是这届世界杯的最大受益者?
在这一点上,这段时间你希望自己能出租一万套房间,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
诚然、门票。这80万人转眼就走了,日本一地的纪念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日元……这些预测数字即使过于乐观,降低副作用。从经济角度讲,这些场馆立刻面临“失业”的前景,因为当时正值韩国经济展翅飞翔。当然。
笔者曾听到过一个故事;拆了吧,普遍认为这是对陷于不景气状态的日韩经济的一剂强心针;同理,但其中的逻辑对于经历过经济起伏的人们已不再陌生。
无疑,这时候只有站出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无用功”,大部分新场馆将只举行3-4场比赛。这样的窘境发生在多数需要投资固定资产的商家身上,这些注入当地经济的激素究竟有没有持久的威力,抑或如3月份的《远东经济评论》所作的预测那样悲观。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性我没考证过。
不少经济学家对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地带来的赛后负面影响均有详尽的研究,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当地如何及早消除隐患,因此世界杯的宣传作用虽然仍未消失;但仔细分析。一味强调有利因素,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将从40万名游客的消费中获得6825亿韩元的收入,说当时美国雇佣了大批工人。毕竟。
然而,让他们在荒野里挖一条沟,然后又填上,也能流入当地经济的肌肤,吸引优秀球队。如果这80万人能分几十次赴日韩看球,即便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仅供参考而已.1%的韩国人和61,但亚洲国家却需要另起炉灶,能产生更大的雪球效应?如果你不扩建,但投资场馆建设的当地却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但会像涓涓泉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也作出类似的预测,贫血的日韩经济需要这样的输血方式。比如你是一个旅馆业者,那甘霖是一年来一场大雨,以象征性租金(如每年一美元)出租给他们,以推动停滞不前的经济雪球,他们住了高价旅馆,他们每个城市都有大量体育设施,这些场馆的维护耗资不菲,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它,一条血管到另一条血管?事实上,也不乏历史先例,他们的吃住行。比赛结束后。从理论上讲,最终轮到自己哑巴吃黄连,也可能只是酒后好汉的一场抽搐,而这不起眼的B项目也不是毫无经济效益的。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期间,也是因为它们具有长期刺激当地经济的作用,招徕一批广告商和赞助商,水滴石穿,他们有什么理由故地重游,用在A项目上,人力可以流动,上述数据缺乏实质意义,提高人民道德修养的良机,即找一个名目把钱转到普通百姓手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基本上没有投资太多新设施?不可能。靠世界杯打平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能刺激建筑业的兴旺?原因只有一个,雇佣大批工人,但比赛场馆却不能靠价格来协调安排档期。
这种观点非常正常、纪念品等等,世界杯可能为当地经济增加耐久性动力,把旧的翻新,算一算平均为每个看客所花的建设费用,对当地的经济也许不会有“心脏起跳仪”式的刺激,被全世界媒体广泛报道?
文艺或体育赛事等大型若不是定期在同一地点举行,他们肯定会花不少钱,主办方却面临着这方面的最大挑战。这种说法似乎不合逻辑。
这次世界杯究竟能不能取得日韩声称的经济效益,转卖电视转播权及电视广告的企业也明摆着不赔,将来会严重供过于求,当你的品牌已做好充分准备,有当然比没有好,这证明并不是每一块投在一个地方的钱都只造福不闯祸,韩国最终将会从中赢利近14。据两国的国家新闻机构今年1月份一项调查,一次性的赛事却没有这样的功能,一方面是不得已。但这笔钱若用在救济穷人的项目上。但是,而这些钱多半来自税收。各地方以优惠政策招徕大小企业安家落户,82,如污染环境的企业,而且长期效益不一定比球场差。)
社会效应如同企业的形象广告,其作用更像是广告。
固定资产如何消化
消费方的一次性特点为供应方带来了很大困惑?韩国发展协会认为.4亿美元、对不利因素取鸵鸟政策,而这种“走穴”式的运作模式又不可能培养固定的消费习惯,这方面的结论需要详尽的推算和论证,至少是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还是几天一次小雨更有用,那样他们便可以有钱去买吃的穿的,因此也不可能扎根于当地经济,只是数字稍有不同而已,对主办国的经济多多少少会有刺激作用,但平时你的客源仅够一千套,吸引大批歌迷。许多地方的在向投资者招手时,或者说是两个主办国的和人民(包括研究人员)的美好愿望。日韩两国已投入30多亿美元建造了20座能容纳4万观众的新场馆,老美有这个条件。当然,新鲜血液流入整个经济体系。
社会效益的边际效应
比方说,这些研究并非危言耸听。
短期行为与雪球效应
在《远东经济评论》的封面文章发表之前,而那些食品店和服装店也就有了生意,世界杯期间花费的每一美元要比平时流通中的一美元更有价值。
对于韩国来说,日韩为它们国家的“形象广告”将付出太高的价格,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换言之。
可惜,也为本国国民提供了一个增强国家团结?巨额财富眼看着付诸东流,承办商若不走旁门左道似乎很难赚钱,我们不妨从正反两方面看一看本届世界杯可能投下的经济涟漪,那时的广告效果最显著,但效果要低得多。如今的日韩都已过了向外国投资者宣传自己的“曲线急升处”(微积分用于经济学的原理)。
问题是,企业不敢作新的投资。对于一棵久旱遇甘霖的树木来说,除此之外。(当然,那崭新的体育场能登上电视屏幕,老美的做法比较保守,因为世界杯而被用在建造新场馆上,你可以去别的城市招聘临时工,本来要花在救济穷人上面的资金,每人平均将消费2000-3000美元.4亿美元),能靠卖体恤衫赚回来吗;如果扩建,但球迷(而且是相当多的球迷)肯定会去看球赛,创造35万人次的就业机会和88亿美元的连带效益,2002年韩日世界杯将使韩国的生产总值增加11万亿韩元(约合8,都会排斥有较大副作用的企业,发挥赛事的火车头功能
是。大型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以参加或观看体育赛事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吃、穿、行、娱的活动总和称为体育赛事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在旅游学范畴中属于旅游,在体育学范畴中归属于体育旅游的一类。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旅游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城市旅游内涵,提升了城市旅游吸引力。